2016, 01, v.33 30-33
晚播稻茬小麦种植方式与效益分析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
邮箱(Email):
DOI:
10.14069/j.cnki.32-1769/s.2016.01.007
| 106 | 5 | 269 |
| 下载次数 | 被引频次 | 阅读次数 |
摘要:
邳州市2014年10月下旬受连阴雨等因素的影响,稻茬麦播期推迟,晚播小麦面积较大。通过对赵墩、八路等镇晚播小麦不同种植方式产量与效益调查分析,探索补救措施并配套相应的生产技术,以提高晚播小麦抗灾减灾的效果。
Abstract:
参考文献
[1]李雪萍.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.农业科技与信息,2014(1):36.
[2]邬荣世,吴翠翠.江淮麦区小麦赤霉病大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对策[J].农技服务,2012,29(10):1141-1142.
[3]袁志章,孙敬东,冒维维.苏中地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[J].北方水稻,2014,44(6):40-42.
基本信息:
DOI:10.14069/j.cnki.32-1769/s.2016.01.007
中图分类号:S512.1
引用信息:
[1]曹艳,刘为明,石荣堂,等.晚播稻茬小麦种植方式与效益分析[J],2016,33(01):30-33.DOI:10.14069/j.cnki.32-1769/s.2016.01.007.
基金信息: